評介 Marcus J. Borg 教授著作《Conversations with Scripture - The Gospel of Mark》《與聖經對談–馬可福音》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評介 Marcus J. Borg 教授著作《 Conversations with Scripture - The Gospel of Mark》《與聖經對談–馬可福音》 好的,以下是擴充後約 2700 字的長篇評介: --- 《與聖經對談:馬可福音》——Marcus J. Borg 教授評介 一、作者與背景 Marcus J. Borg(1942–2015)是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聖經學者之一。他不僅在學術界長期任教於奧瑞岡州立大學,也以「耶穌學派」(Jesus Seminar)的核心成員身分聞名。這個團體致力於從歷史批判的角度重建「歷史上的耶穌」,挑戰傳統的基督信仰敘事。Borg 的特色,在於能將艱深的聖經研究成果,轉化為一般信徒與教會可理解的語言。他既不是單純的學者,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牧者,而是一位學者—牧者型的公共知識分子,致力於幫助現代人用新的方式理解信仰。 《與聖經對談:馬可福音》(Conversations with Scripture: The Gospel of Mark)正是他在這一使命下的重要作品。本書屬於美國聖公會出版社推出的「與聖經對談」系列,目的不是提供厚重的學術註釋,而是讓一般教會群體能在查經、小組討論或個人閱讀時,進行深入但不致艱澀的聖經對話。 二、書籍特色與體例 與傳統的馬可福音註釋書相比,Borg 的這本書有三個明顯特色: 1. 對話式寫作:他不是單向地「解釋」聖經,而是邀請讀者進入一場「對談」。這種寫法避免了專斷,反而鼓勵讀者帶著問題與處境,與經文互動。 2. 歷史批判與靈性並重:Borg 一方面堅持從歷史脈絡來理解馬可福音,例如羅馬帝國壓迫、第一世紀猶太社會的宗教氛圍;另一方面,他又強調經文能在今日喚起靈性覺醒,挑戰我們的世界觀。 3. 神學與社會議題連結:馬可福音不僅是「關於耶穌的故事」,更是一部對抗不義權力、重塑人類群體生活的宣言。Borg 特別關注「神的國」的政治與社會意涵。 全書章節大致按照馬可福音的脈絡展開:序言、耶穌的受洗與呼召、神國信息、門徒召喚與誤解、比喻與神蹟、衝突與受難、十字架與復活等。每一部分都試圖回答兩個核心問題:第一,馬可作者當時想傳遞什麼?第二,這信息今日如何仍能對我們說話? 三、歷史耶穌與馬可神學 Borg 一直強調要區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