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爭論:聖經針鋒相對的倫理辯論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死刑爭論:聖經針鋒相對的倫理辯論






一、前言:法律、道德與聖經

死刑一直是倫理、法律與宗教交錯的爭議議題。在基督教歷史與現代社會中,支持與反對死刑的派別都引用聖經自證其立場。這場辯論不是單純的道德議題,而是經文詮釋、法律倫理與人性理解的交鋒。

二、支持死刑的基督教立場

保守派基督徒主張死刑符合聖經律法,對社會正義與犯罪威懾具有合理性,核心論點包括:

1. 出埃及記 21:12:「打人以致死亡的,必要把他治死。」明確支持對殺人者施以死刑。

2. 創世記 9:6:「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此經文被引用作為生命神聖與社會正義的保障。

3. 羅馬書 13:4:「掌權者不是空無法也,他是神的僕人,是為你的益處施行審判的,若作惡,當懼怕掌權者。」保守派解讀為國家有權以死刑懲治極刑犯罪,以維護社會秩序。

支持者公開講道與論文中常指出:「聖經清楚指出,殺人者須承擔生命代價。取消死刑即違背神律,也削弱社會正義。」對極端暴力犯罪者,死刑被視為合法而神聖的懲罰。

三、反對死刑的基督教立場

另一派基督徒則主張,耶穌的教導以憐憫、寬恕與轉化為核心,死刑違背基督教倫理。引用的經文包括:

1. 馬太福音 5:38–39:「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反對以死刑報復犯罪。

2. 約翰福音 8:7:「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先拿石頭打她。」耶穌對行淫婦的寬恕示範,反對以生命交換生命。

3. 羅馬書 12:19:「親愛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給神的憤怒留地步。」強調神才是最終審判者,主張人不應自行施以極刑。

反對者指出,聖經中「愛與憐憫優於律法嚴苛」,社會應以矯正、改造與復健取代終極處刑。他們在公開信與講道中寫道:「人無權決定他人生命,死刑帶來的錯殺、倫理與心理成本,無法被任何威懾理由合理化。」

四、針鋒相對的辯論場景

保守派牧師:

「創世記9:6說明,流人血者必承擔生命代價。出埃及記21:12明文規定:殺人者應受死刑!上帝設立國權,掌權者有責任施行極刑!」

反對死刑牧師:

「耶穌明言,‘與惡人作對’不是報復(馬太5:38–39)。約翰福音8:7提醒我們,無人無罪,我們不能自裁他人。羅馬書12:19告訴我們,審判交給神,而非人。」

保守派牧師:

「沒有懲罰的社會將陷入混亂。羅馬書13:4清楚指出,掌權者是神僕人,執行死刑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正義行動。」

反對死刑牧師:

「社會秩序不能建立在殺戮之上。耶穌以寬恕、悔改與憐憫為核心,教導我們尊重生命,應以矯正和悔改代替報復性死刑。」

更有力主張廢除死刑者引述聖經創世記的故事:亞當與夏娃長子該隱殺死弟弟亞伯,但是上帝沒有處死該隱。

五、觀察與啟示

1. 聖經詮釋的多元性:同一經文可被用來支持或反對死刑,形成激烈衝突。

2. 法律與倫理的交錯:死刑爭論結合國家權力、社會秩序、倫理憐憫與宗教規範,無法單靠經文裁定。

3. 神學與現實的張力:保守派重視神律與秩序,反對派重視耶穌倫理與人性憐憫,凸顯信仰在社會政策上的多重解讀可能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

具有深刻神學與政治學涵意的悔罪詩 聖經詩篇第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