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書所稱的白衣、黑衣與綠衣大食是什麼國家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中國史書對伊斯蘭世界的記載往往以顏色標誌不同的「大食」,實際上是反映伊斯蘭政權更替與旗幟顏色的差異。大致對應如下:
一、白衣大食
出處:唐代及以後的中國典籍中多有記載。
對應:通常指 倭馬亞王朝(Umayyad, 661–750 AD)。
原因:倭馬亞王朝以白色為象徵色,軍旗與服飾多用白色,作為政權標誌。
中國史書例子:《新唐書·西域傳》提到「白衣大食」。
二、黑衣大食
對應:指 阿拔斯王朝(Abbasid, 750–1258 AD)。
原因:阿拔斯王朝起兵反倭馬亞時,軍旗用黑色,以示「報仇雪恨」和「哀悼殉難者」。因此其軍隊、官員服色多為黑。
中國記載:唐人將之稱為「黑衣大食」,以區別於倭馬亞。
三、綠衣大食
這一點在史籍上較少被提及,但仍有線索:
對應:一般認為是 法蒂瑪王朝(Fatimid, 909–1171 AD)。
原因:法蒂瑪王朝屬於什葉派(伊斯瑪儀派),自認為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綠色是象徵伊斯蘭與先知家族的顏色。他們以綠色作為軍旗與服飾主色。
中國史料:宋、元時期的一些文獻提到「綠衣大食」,多與埃及或北非有關,對應法蒂瑪王朝的勢力範圍。
四、綜合整理
白衣大食 → 倭馬亞王朝(Umayyad,首都大馬士革)
黑衣大食 → 阿拔斯王朝(Abbasid,首都巴格達)
綠衣大食 → 法蒂瑪王朝(Fatimid,首都開羅)
這樣的稱呼方式反映了中國人依據顏色來識別異域政權的習慣,也與阿拉伯世界本身確實使用旗幟顏色作為政權標誌相契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