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蒂瑪哈里發王朝與什葉七伊瑪目派和刺客派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這是一個牽涉伊斯蘭什葉派發展史、法蒂瑪哈里發王朝興起、以及「刺客派」傳奇的複雜問題。














一、法蒂瑪哈里發王朝的宗教背景

建立時間與地點:公元 909 年於北非伊弗里吉亞(今突尼西亞)建國,後來 973 年遷都埃及開羅。

宗教歸屬:屬於伊斯蘭 什葉派的伊斯瑪儀派(Ismāʿīliyya)。

「法蒂瑪」名稱:源自先知穆罕默德之女 法蒂瑪(Fāṭima),因他們自稱出自先知家族(Ahl al-Bayt)。

二、伊斯瑪儀派的來源與「七伊瑪目派」之名

1. 什葉派伊瑪目繼承分裂

什葉派核心信念:合法領袖(伊瑪目)必須出自阿里(先知女婿)與法蒂瑪的後裔。

第五伊瑪目之爭:什葉派分為「十二伊瑪目派」與「伊斯瑪儀派」。

十二伊瑪目派:承認 穆薩·卡齊姆(Mūsā al-Kāẓim) 為第七伊瑪目,傳到第十二伊瑪目「隱遁」。

伊斯瑪儀派:承認伊斯瑪儀·伊本·賈法爾(Ismāʿīl ibn Jaʿfar) 或其子為正統繼承人。

2. 為何稱「七伊瑪目派」

因為主流伊斯瑪儀派承認到第七位伊瑪目(伊斯瑪儀或其子穆罕默德)為止,並視其血脈為唯一正統。

故被稱為「七伊瑪目派」(Seveners),以區別於相信十二位伊瑪目的「十二伊瑪目派」(Twelvers)。

三、伊斯瑪儀派的主要教義

1. 伊瑪目的權威

伊瑪目不僅是政治領袖,更是神秘知識的守護者,只有透過他才能正確理解《古蘭經》。

伊瑪目具有神聖與無誤性。

2. 外顯與內隱(ẓāhir / bāṭin)

教義區分《古蘭經》與律法的「外顯意義」與「內在奧義」。

一般信徒守律法即可,但「內隱真理」只能透過伊瑪目啟示給忠實追隨者。

3. 末世與救世主觀

伊瑪目最終會以救世主(馬赫迪)的形式出現,恢復公義。

四、為何法蒂瑪王朝屬於伊斯瑪儀派

法蒂瑪王朝自稱是由 伊斯瑪儀派的合法伊瑪目 所建立,並視自己為伊斯蘭世界真正的哈里發,與遜尼的阿拔斯王朝對立。

他們在開羅建立了著名的 愛資哈爾大學(al-Azhar),作為伊斯瑪儀派的學術與傳教中心。

五、刺客派(哈希辛 Hashshāshīn)的由來

1. 背景

11 世紀末,伊斯瑪儀派內部再度分裂,出現「尼查里派(Nizārī Ismāʿīlī)」與「穆斯塔利派」。

尼查里派的領袖 哈桑·薩巴赫(Ḥasan-i Ṣabbāḥ, d.1124) 在波斯北部的 阿拉穆特堡(Alamut,鷹堡) 建立根據地。

2. 為何稱「刺客派」

拉丁文史料稱他們為「Assassins」,源於「Hashshāshīn(食用大麻者)」的貶稱。這指領導者讓屬下吸食大麻時下達刺殺對象指令。

他們採用秘密行動與定點暗殺,專門針對遜尼派阿拔斯政權、塞爾柱王朝的重要人物。

3. 教義特色

延續伊斯瑪儀派「內隱真理」的思想,但在阿拉穆特時期更傾向神秘主義與末世觀。

信徒對伊瑪目絕對忠誠,願為任務獻身。

六、衰落與滅亡

13 世紀中葉,蒙古西征。

公元 1256 年,蒙古伊兒汗國軍隊攻陷 阿拉穆特堡,焚毀伊斯瑪儀派文獻,刺客派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瓦解。

雖然如此,尼查里派並未完全消失,後來轉入地下,逐漸延續至今,其領袖被稱為「阿迦汗(Aga Khan)」。

總結

1. 法蒂瑪王朝 → 屬於什葉派的 伊斯瑪儀派(七伊瑪目派),強調伊瑪目神聖權威與內隱教義。

2. 七伊瑪目派之名 → 因其承認到第七伊瑪目伊斯瑪儀為正統傳承。

3. 刺客派的形成 → 伊斯瑪儀派內部分裂,尼查里支派在波斯阿拉穆特山堡發展出秘密暗殺行動,被稱「刺客派」。

4. 滅亡 → 1256 年蒙古伊兒汗國剷除阿拉穆特堡,刺客派政權消亡,但其後裔仍在歷史中存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

具有深刻神學與政治學涵意的悔罪詩 聖經詩篇第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