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介 Marcus J. Borg 教授著作《Convictions: How I Learned What Matters Most》《信念:我如何學到什麼最關係重大》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評介 Marcus J. Borg 教授著作《Convictions: How I Learned What Matters Most》《信念:我如何學到什麼最關係重大》








Marcus J. Borg(1942–2015)是美國極具影響力的新約學者與進步派基督徒思想家,曾任奧瑞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宗教與文化教授。他不僅以研究歷史耶穌與聖經詮釋聞名,也是「耶穌研討會」(Jesus Seminar)的核心成員之一。在美國公共神學領域,他的作品常常試圖幫助信徒與懷疑者跨越二元對立:既能誠實面對現代批判精神與歷史學方法,又能真誠維持宗教靈性的深度。他的著作如《Meeting Jesus Again for the First Time》《The Heart of Christianity》都對北美基督教界產生深遠影響。而《Convictions: How I Learned What Matters Most》(2014;中譯《信念:我如何學習什麼最關係重大》)則可以視為他生命末期的「信仰遺囑」,帶有回顧性與見證性的意義。

書籍內容概述

《信念》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純粹的學術論文,也不是單純的靈修小冊,而是一部融合自傳、神學與靈性思索的文字。Borg 當時已經知道自己罹患重病,因此書中帶有格外強烈的「臨終前回望」氛圍。他用一種平易近人的筆觸,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信仰演變與思想成熟,並試圖回答:在生命最後階段,他真正認為最重要的「信念」是什麼。

全書圍繞「信念」(convictions)與「觀點」(opinions)的區分展開。Borg 認為「信念」不是短暫可變的意見,而是長久塑造生命的核心理解與價值。這些信念不是純粹理性論證得出的結論,而是在生活經驗、宗教實踐與心靈深處逐漸凝結的智慧。他要分享的,正是自己在長達七十年的人生旅程裡沉澱下來的「核心信念」。

Borg 的信念圍繞以下幾個層面:

1.關於上帝

Borg 拒絕了傳統「上帝在天上、全能掌控一切」的形象。他傾向於將上帝理解為「存在本身的深度」(the More),是一種貫穿宇宙、臨在於萬物的神聖實在。他受現代神學如潘能伯格、保羅·田立克(Tillich)的影響,強調上帝不是「遠方的君王」,而是「在我們裡面、在我們周圍」的臨在。

2.關於耶穌

Borg 長期研究歷史耶穌,他在本書中承認自己已經脫離了兒時所受的「字面主義」信仰,不再把耶穌看成超自然介入的救世主,而是理解為揭示上帝臨在、傳達徹底慈悲與公義的宗教導師。對他而言,耶穌的「復活」不必理解為生物學意義上的復活,而是門徒經驗到耶穌仍活著、仍與他們同在,因而轉化了生命。

3.關於聖經

Borg 曾強調聖經既是「神聖的」又是「人類的」文獻,在《信念》中,他重申聖經不應被讀作字面歷史記錄,而是充滿隱喻、詩性與神學想像的文本。他回顧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出「聖經無誤論」,並發現聖經最重要的不是提供無懈可擊的事實,而是邀請人進入上帝的故事。

4.關於信仰與宗教生活

Borg 把基督教看作「道路」(the Way)而不是「正確信條」。他相信基督信仰的核心,不在於確認一套形上學教條,而在於學習活出慈愛、公義、與上帝同在的生活方式。信仰是實踐,是旅程,而非理論的考試。

5.關於死亡與希望

身處病榻邊緣,Borg 坦誠談論自己對死亡的看法。他不再堅持來世的天堂與地獄圖像,而是相信死亡並不是信仰的終結。對他來說,「在上帝裡,我們不會消失」。死亡或許是進入上帝深度的另一種形式。

評介與反思

《信念》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把神學討論「人格化」與「存在化」。許多讀者面對傳統基督教教義時,常覺得冰冷或遙遠,甚至產生信仰危機;Borg 則以自己生命的故事,展示了信仰如何與人生交織。他並不迴避困難問題(聖經矛盾、奇蹟可信度、上帝存在方式),但他的回答並不是簡單否定,而是重新詮釋與深化。例如,他不否認復活,但改用「存在經驗」來理解,這對許多無法接受超自然敘事的現代人來說,提供了一條更開放的信仰之路。

然而,這種進步派神學也面臨挑戰:

對於保守派基督徒而言,Borg 的詮釋可能過於「去超自然化」,甚至被視為「削弱福音核心」。

對於無神論者或嚴格的懷疑論者而言,Borg 雖然放下了字面主義,但仍然保留了一種「神聖實在」的信念,這可能依舊難以說服純粹唯物主義者。

但這也正是《信念》的力量所在:它不試圖滿足所有人,而是以誠懇的自我揭示,邀請讀者思考「我自己的核心信念是什麼?」。Borg 用自身的學術素養與人生經驗,活出了一種「既理性又靈性」的見證。

總結

Marcus J. Borg 的《信念:我如何學習什麼最關係重大》是一部深具見證性的晚年之書,結合了自傳與神學反思,呈現出他對上帝、耶穌、聖經、信仰與死亡的核心理解。它既是一本面向進步派基督徒的靈性指引,也是一部幫助懷疑者尋找信仰新語言的作品。對讀者而言,這本書的最大啟發或許不在於接受 Borg 的全部結論,而是在閱讀過程中,重新審視:在我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什麼才是「最關係重大」的信念。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

三大一神論宗教簡明版 猶太教 伊斯蘭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