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介Obery M. Hendricks Jr.教授著作《The Universe Bends Toward Justice: Radical Reflections on the Bible, the Church, and the Body Politic》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評介Obery M. Hendricks Jr.教授著作《The Universe Bends Toward Justice: Radical Reflections on the Bible, the Church, and the Body Politic》《宇宙傾向於正義:對聖經與社會和政治體制的激進反思





作者簡介

Obery M. Hendricks Jr. 是美國知名的聖經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長期致力於以聖經神學資源回應當代社會政治問題。他曾任教於普林斯頓神學院,並在聯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和紐約神學院(New York Theological Seminary)有重要學術與牧會經驗。他的寫作風格一貫帶有先知式的激情,善於將古老的聖經文本轉化為針對當代社會結構的尖銳批判。《The Universe Bends Toward Justice》正是他思想的集中體現,試圖在聖經、教會與政治之間打開一條公義之路。

書籍架構與主題

這本書並非一部系統性的專著,而是一系列思想散文與講章的合集,卻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基督信仰是否仍能成為社會正義的動力,而不是被馴化為權力的附庸?

書名「The Universe Bends Toward Justice」源自馬丁·路德·金的名言:「道德的宇宙雖然漫長,但終究傾向於正義」。Hendricks 把這句話視為詮釋聖經與社會的核心視角:上帝的旨意與人類歷史並非抽象,而是需要在教會與公共生活中不斷實踐,透過抵抗壓迫、追求解放來展現。

書中可分為幾個主要面向:

1.聖經的激進性再發現

Hendricks 強調,耶穌與舊約先知的聲音,遠非現代教會所強調的「個人靈修」或「道德規範」。耶穌宣告天國來臨,本質上是針對當時羅馬帝國與宗教權威體制的挑戰;先知呼喊公義,也是在針對不義的政經結構。他批評今日教會將聖經去政治化、去社會化,只剩下個人內心的安慰,而忘卻了那股解放的激進能量。

2.教會的偏離與馴化

書中一再指出,美國基督教會已經被制度化、商業化與保守化,甚至淪為維護既有秩序的力量。例如,部分教會過度強調「成功神學」,將信仰與財富掛勾,等於替資本主義辯護;又或者,教會過於倚賴娛樂化的福音音樂,使信仰變成情感的麻醉,而非社會變革的動力。這種偏離,讓教會失去了「先知性的批判聲音」。

3.宗教與政治的交織

Hendricks 並不迴避宗教與政治的關係。他指出,聖經本身就是一本政治性的文本:耶穌的釘十字架並不是單純的宗教事件,而是一種政治處決。既然如此,教會就不可能對政治保持中立。他特別批判美國宗教右派,認為他們以基督教之名支持壓迫性的政策,譬如否認社會福利、加劇種族不平等,實際上背叛了耶穌所代表的憐憫與公義。

4.馬丁·路德·金恩的遺產

Hendricks 特別關心馬丁·路德·金恩的訊息如何被當代政治馴化。今日美國社會常引用金恩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講,把他描繪為一個溫和的愛的先知,卻忽略了他對資本主義剝削、軍事主義與制度性種族主義的激烈批判。Hendricks 呼籲基督徒必須奪回金恩激進的一面,否則「正義」將永遠淪為一種空洞的修辭。

5.「耶穌政治」的構想

書的後半部分,Hendricks 提出一種「耶穌式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Jesus)。他主張,耶穌的信息必須轉化為具體的公共倫理,去對抗經濟壟斷、制度性不平等與種族壓迫。這並不是要教會直接變成政黨,而是要以先知性的方式塑造公共意識,堅持「公義高於權勢,憐憫勝於貪婪」。

評介與分析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教會的批判,更在於它的解放視野。我的評介分幾個層面來談:

1.對聖經的重新政治化

在現代許多宗教討論中,聖經常被抽象化、個人化,彷彿只是「靈性手冊」。Hendricks 卻提醒我們,聖經的故事本質上就是一部關於壓迫與解放的歷史:從出埃及到耶穌的登山寶訓,都是針對具體社會不義的挑戰。他的解讀,讓聖經重新獲得了批判現實的力量。對今日讀者而言,這是一種喚醒:信仰不能只是靈魂的慰藉,也應是社會行動的基礎。

2.對教會的痛切批判

Hendricks 對教會現況的指控可能令人不適,但卻深具真實性。當福音被包裝成「娛樂」或「商品」時,教會確實容易成為資本主義的附庸。這讓人想起馬克思對宗教的批判:宗教作為「人民的鴉片」。不同的是,Hendricks 並不是要拋棄宗教,而是要宗教回歸原初的激進性。這是一種「內部批判」,比外部的無神論批判更有穿透力。

3.對政治的積極介入

他對宗教右派的批判,雖然集中於美國,但其實放在任何社會都具參照價值。宗教與政治結盟的風險在於:若宗教淪為權力的工具,它將失去自身的靈魂。Hendricks 所主張的「耶穌政治」並不是要信徒支持特定政黨,而是要求信仰回到公義與憐憫的原則,進而塑造公共生活。這是一種「先知式政治神學」,延續了解放神學的精神。

4.文風與風格的挑戰

本書的寫作並不嚴格遵循學術論文的架構,而是介於講章、評論與隨筆之間。對有些讀者來說,可能顯得跳躍、不夠連貫。但換個角度看,這種文體正好反映了作者的先知式激情:不是要在書桌上冷靜分析,而是要在講壇與街頭呼喊公義。它帶有一種「戰鬥文學」的氣質,與馬丁·路德·金的講章相呼應。

總結

《The Universe Bends Toward Justice》是一部結合聖經釋義、教會批判與政治神學的作品,既有神學的深度,也有公共關懷的廣度。它的力量來自一種強烈的信念:基督信仰不是維持秩序的工具,而是打破不義結構的力量。

對於想理解當代美國教會問題的人,這本書提供了毫不妥協的批判;對於關心宗教與社會正義的人,它則是一部激勵性的宣言。雖然書中篇章不如學術專著那般有系統,但卻以先知般的語氣,喚起我們對「公義的宇宙」的想像與參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

三大一神論宗教簡明版 猶太教 伊斯蘭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