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律法日常對應案例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猶太教部分律法(mitzvot)與伊斯蘭沙里亞在日常生活中的對應實踐。
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律法日常對應案例
一、禮儀與崇拜
1. 每日祈禱
猶太教:信徒每日需祈禱三次(Shacharit、Mincha、Ma’ariv),面向耶路撒冷,誦讀《申命記》經文與《謝詞》。
伊斯蘭教:穆斯林每日需五次禮拜(Salat),面向麥加,依《古蘭經》與聖訓規定動作與誦詞。
2. 安息日與星期五禮拜
猶太教:安息日(Shabbat)從週五日落開始至週六日落,禁止工作、點火、買賣,進行家庭聚餐與崇拜。
伊斯蘭教:星期五(Jumu’ah)為集體禮拜日,男性穆斯林需於清真寺參加中午聚禮(Khutbah),其他行為仍可照常,但強調崇拜與團體精神。
3. 齋戒
猶太教:贖罪日(Yom Kippur)全日禁食禁水,身心潔淨,反思罪過。
伊斯蘭教:齋戒月(Ramadan)每日黎明至日落禁食禁飲,增強自律、同理心與敬神意識。
二、道德與社會規範
1. 慈善與施捨
猶太教:遵守慈善律法(Tzedakah),資助窮人、孤兒與寡婦,認為施捨是義務而非選擇。
伊斯蘭教:遵守施捨(Zakat)與志願施捨(Sadaqah),按收入比例捐獻,幫助貧困與弱勢。
2. 商業與誠信
猶太教:商業交易必須公平,禁止欺詐與高利貸,遵循律法指引的公平原則。
伊斯蘭教:商業行為受沙里亞規範,禁止利息(Riba)、欺詐與投機,要求誠實交易。
3. 家庭與婚姻
猶太教:律法規範婚姻契約、親屬關係、禁止近親婚姻,保障婦女權利與家庭結構。
伊斯蘭教:沙里亞規範婚姻契約(Nikah)、家庭責任、遺產分配及親屬婚姻規則,強調夫妻義務與子女教養。
三、飲食與生活規範
1. 飲食規定
猶太教:遵守潔食規定(Kosher),禁食豬肉、海鮮不潔之物,肉與奶不可同時食用。
伊斯蘭教:遵守清真飲食(Halal),禁食豬肉及酒精,屠宰動物需按真主旨意進行(Bismillah,斬頸放血)。
2. 衣著與行為
猶太教:男性佩戴禮帽(Kippah)、祈禱披肩(Tallit)以示敬畏;婦女衣著遵守端莊規範。
伊斯蘭教:衣著須端莊,女性覆蓋頭髮(Hijab)以示敬虔,男性穿著整潔不張揚。
四、節日與社群活動
1. 節日
猶太教:逾越節(Passover)、住棚節(Sukkot)、五旬節(Shavuot)等,皆以歷史事件與律法連結,並要求家庭與社群遵守規範。
伊斯蘭教:開齋節(Eid al-Fitr)、犧牲節(Eid al-Adha),與齋月及易卜拉欣(亞伯拉罕)傳統連結,並包含施捨、犧牲與聚會禮拜。
2. 社群生活
猶太教:律法規範社群互動,如猶太會堂、社區節日、教育與慈善活動。
伊斯蘭教:沙里亞規範社群行為,如清真寺聚禮、慈善組織、社會公義與公共道德。
結語
透過上述日常案例可以看出,猶太教的613條律法與伊斯蘭的沙里亞規範在信仰落實、禮儀、道德、社會、飲食與節日等各方面都高度重疊。兩者都強調:
1. 律法落實信仰:信仰不是抽象信念,而要在日常行為中實踐。
2. 生活全面律法化:涵蓋禮儀、倫理、社會秩序、家庭與社群。
3. 宗教與社會整合:律法規範不僅指導個人虔誠,也保障社會秩序與公共倫理。
因此,猶太教與伊斯蘭教被稱為律法的宗教,都是「行為—律法—信仰一體化」的典型範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