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的基督信仰如何受到摩尼教的干擾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早期北非的 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 確實曾在青年時期受摩尼教(Manichaeism)吸引,之後才皈依基督教,並成為西方教父思想的重要奠基者。

一、奧古斯丁與摩尼教的接觸

1. 時期與背景

奧古斯丁生於 北非的塔加斯特(Tagaste),當地受羅馬帝國統治,宗教多元。

青少年與青年時期(約13–29歲),他曾尋求精神滿足與智慧解答。

摩尼教當時在北非廣為流傳,尤其吸引知識分子與城市中產階級。

2. 摩尼教的吸引力

宇宙二元論: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永恆對立,對年輕的奧古斯丁有強烈哲學吸引。

倫理嚴格:禁慾、克制、道德生活,提供他精神上秩序感。

理性解釋宇宙:摩尼教提供一套完整的善惡宇宙論,滿足他當時對真理的理性探索需求。

奧古斯丁曾說,摩尼教的教義 「給我某些解答,但仍有無法理解之處」。

二、奧古斯丁思想如何受到摩尼教干擾

1. 善惡二元論的影響

奧古斯丁曾被摩尼教的二元論深深吸引:認為世界充滿善與惡的永恆對立。

他一度認為 物質世界本質上與罪惡相關,靈魂與光明受困於物質,這與摩尼教思想相似。

2. 靈魂與自由意志

摩尼教強調光明靈魂受困、物質世界邪惡。奧古斯丁開始思考人的靈魂本性與自由意志,受到摩尼教對 靈魂與宇宙秩序的理性解釋 啟發。

他曾質疑基督教的救贖是否合理,因為摩尼教提供了「理性化的善惡二元宇宙」模型。

3. 禁慾與倫理生活

摩尼教的生活規範與禁慾教導,影響他早期對性的克制、節制與道德自律觀念。

三、奧古斯丁的批判與轉向基督教

1. 批判摩尼教

奧古斯丁後來皈依基督教(約387年),並成為希波主教。

他認為摩尼教二元論有邏輯缺陷:

善惡對立並非絕對永恆,基督教認為一切惡源於自由意志的墮落,而非神創造的世界本身。

摩尼教的宇宙二元論造成神學上的困難:若善惡並存於永恆,神是否全能?

2. 吸收摩尼教啟發

儘管批判,奧古斯丁承認摩尼教促使他深入思考:

善與惡的本質

人類墮落與自由意志

靈魂與物質的關係

這些思考最終融入他的基督教神學,如《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與《懺悔錄》(Confessiones)中。

四、總結

1. 摩尼教對奧古斯丁的吸引力:

二元論宇宙觀、道德禁慾規範、理性化宗教解釋。

2. 摩尼教的干擾:

使他一度迷戀善惡二元論與物質世界的邪惡觀念。

問題:摩尼教無法回答「邪惡的起源與神的全能」等哲學問題。

3. 轉向基督教後的反思:

批判摩尼教的二元論,建立基督教教義:善惡起於自由意志,神為至善。

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部分源於對摩尼教的理性思考與道德啟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各種中文版聖經比較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