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新教那些教派不設立神職人員負責講道與管理教會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在基督新教中,部分教派不設立正式神職人員(如牧師或神父),強調「全體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的原則,認為每位信徒都能直接與上帝溝通,無需神職人員作為中介。這些教派由會眾共同負責講道和教會管理。
















以下介紹這些教派及其運作方式,包括召會(也稱地方教會):

1.召會(地方教會)

特點:召會不設正式牧師職位,強調新約聖經未明確支持單一牧師負責講道或管理的模式,秉持全體信徒皆祭司的原則,每位信徒都能參與服事。

運作方式:

崇拜:聚會(如擘餅聚會、禱告聚會或申言聚會)不以單一講道者為中心。在申言聚會中,會眾可根據聖靈感動分享聖經領受、見證或屬靈經歷,內容常基於聖經及李常受的著作(如《新約聖經恢復本》註解)。任何信徒皆可參與,無固定講道者。

管理:由地方教會的長老(Elders)和執事(Deacons)負責,長老處理屬靈事務,執事負責實務工作。這些人由會眾選出,非全職神職人員。地方教會自治,決策由長老與會眾共識達成。可能有「全時間服事者」,但他們與其他信徒平等,靠奉獻支持。

決策:透過長老和會眾討論,尋求聖靈引導,強調地方教會自主性。

2.貴格會(Quakers,宗教友會)

特點:貴格會以「內在之光」(Inner Light)為核心,認為每位信徒可直接從上帝獲啟示,無需正式神職人員。

運作方式:

崇拜:採用「無程序化聚會」(Unprogrammed Worship),會眾安靜等候聖靈引導,任何人可分享信息、禱告或讀經,無固定講道者。

管理:教會事務由會眾共同管理,通過「會議」(如月會、年會)處理行政事務。某些分支有「錄用長老」(Recorded Ministers),但非全職神職人員。

決策:採共識制,會眾共同尋求上帝旨意。

3.基督會(Churches of Christ)

特點:基督會強調教會自治,認為新約聖經未明確支持由單一牧師負責講道或管理的模式。許多基督會(特別是一些保守分支)不使用樂器於崇拜,因此有時被稱為「非樂器派」,以區別於允許使用樂器的分支。

運作方式:

崇拜:由會眾中的男性輪流講道、帶領禱告或聖餐,無固定講道者,內容基於聖經,由參與者自行準備。崇拜通常簡單,聚焦於聖經教導、禱告和無伴奏的詩歌演唱。

管理:由長老(Elders)負責屬靈指導,執事(Deacons)負責實務,均由會眾選出,非全職神職人員。

決策:由長老和會眾共同決定,強調地方教會自主。

4.某些獨立非宗派教會

特點:受「家庭教會」或「簡單教會」運動影響的小型獨立教會可能不設神職人員,強調信徒平等與互助。

運作方式:

崇拜:聚會多在家庭或小型場所進行,講道和帶領由會眾輪流負責,內容包括分享經文或見證。

管理:由全體會眾或選出的非正式領袖負責,結構簡單。

決策:採共識或民主方式,會眾共同參與。

共同特點與運作原則

平等參與:強調所有信徒在聖靈面前平等,任何人都可參與講道、禱告或帶領崇拜。

聖靈引導:相信聖靈直接引導聚會和教會事務,無需固定講道者或管理者。

簡化結構:避免複雜的教會層級制度,地方教會高度自治。

輪流服事:講道、管理和崇拜由會眾輪流或由選出的非全職領袖負責。

優勢與挑戰

優勢:促進會眾參與感和屬靈成長,減少對單一領袖的依賴,體現信徒平等理念。

挑戰:缺乏專業神職人員可能導致教義解釋不一致或組織效率較低,尤其在大型教會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

三大一神論宗教簡明版 猶太教 伊斯蘭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