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基督宗教那些教派會在禮拜、聚會中講「舌語」(glossolalia)

圖片
  【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 基督宗教哪些教派在禮拜中實踐舌語? 五旬節派、靈恩運動、神召會、真耶穌教會……。 ***五旬節派、靈恩運動與其在新教與天主教中的展現 在基督宗教中,會在禮拜、聚會中講「舌語」(glossolalia)的教派主要集中於五旬節派(Pentecostalism)與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此外,也有部分獨立教會或原生教派在其敬拜實踐中強調舌語作為聖靈恩賜的明證。這些 教派多持**「恩賜持續論」 ( continuationism ) ** ,認為舌語、預言 、治病 、趕鬼 等神蹟恩賜從使徒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 。 以下依運動與教派系統整理說明: 一、五旬節派(Pentecostalism) 這是最明確、最廣泛實踐舌語的群體。他們普遍認為: 舌語是聖靈充滿的「初次證據」(initial evidence), 因此在敬拜、禱告會、屬靈特會中,講舌語極為常見。 常見教派包括: 1.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 全球最大的五旬節宗派。 舌語被視為領受聖靈的明顯證據。 2.上帝教會(Church of God, Cleveland, TN): 歷史悠久的美國五旬節教派。 3.國際四方福音會(Foursquare Gospel Church): 由艾美·森普爾·麥克弗森(Aimee Semple McPherson)創立,強調聖靈醫治與舌語敬拜。 4.五旬節神的教會(Pentecostal Church of God) 5.基督裡的繩的教會(Church of God in Christ,COGIC): 主要由非裔美國人組成,聚會中常有舌語、倒地、哭泣等靈恩現象。 6.真耶穌教會(True Jesus Church) : 1917年創立於中國北京,是唯一起源於華人世界的全球性五旬節性教派。 明確主張:「舌語是受聖靈的唯一外在證據」,甚至關聯於救恩確據。 實踐奉主耶穌之名單一洗禮、守安息日、注重末世預備,神學體系自成一格。 禮拜中經常出現集體舌語禱告與敬拜,是其核心靈性操練。 二、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 這場運動起於1960年代,進入許多主流教會內部,強調聖靈的各種恩賜,包括醫治、預言、異夢、舌語等。 出現舌語實踐的主流教派包括: 1.天主教靈恩運動(Charisma...

基督新教那些教派不設立神職人員負責講道與管理教會

圖片
  【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 在基督新教中,部分教派不設立正式神職人員(如牧師或神父),強調「全體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的原則,認為每位信徒都能直接與上帝溝通,無需神職人員作為中介。這些教派由會眾共同負責講道和教會管理。 以下介紹這些教派及其運作方式,包括召會(也稱地方教會): 1.召會( 地方教會) 特點:召會不設正式牧師職位,強調新約聖經未明確支持單一牧師負責講道或管理的模式,秉持全體信徒皆祭司的原則,每位信徒都能參與服事。 運作方式: 崇拜:聚會(如擘餅聚會、禱告聚會或申言聚會)不以單一講道者為中心。在申言聚會中,會眾可根據聖靈感動分享聖經領受、見證或屬靈經歷,內容常基於聖經及李常受的著作(如《新約聖經恢復本》註解)。任何信徒皆可參與,無固定講道者。 管理:由地方教會的長老(Elders)和執事(Deacons)負責,長老處理屬靈事務,執事負責實務工作。這些人由會眾選出,非全職神職人員。地方教會自治,決策由長老與會眾共識達成。可能有「全時間服事者」,但他們與其他信徒平等,靠奉獻支持。 決策:透過長老和會眾討論,尋求聖靈引導,強調地方教會自主性。 2.貴格會(Quakers,宗教友會) 特點:貴格會以「內在之光」(Inner Light)為核心,認為每位信徒可直接從上帝獲啟示,無需正式神職人員。 運作方式: 崇拜:採用「無程序化聚會」(Unprogrammed Worship),會眾安靜等候聖靈引導,任何人可分享信息、禱告或讀經,無固定講道者。 管理:教會事務由會眾共同管理,通過「會議」(如月會、年會)處理行政事務。某些分支有「錄用長老」(Recorded Ministers),但非全職神職人員。 決策:採共識制,會眾共同尋求上帝旨意。 3.基督會(Churches of Christ) 特點:基督會強調教會自治,認為新約聖經未明確支持由單一牧師負責講道或管理的模式。許多基督會(特別是一些保守分支)不使用樂器於崇拜,因此有時被稱為「非樂器派」,以區別於允許使用樂器的分支。 運作方式: 崇拜:由會眾中的男性輪流講道、帶領禱告或聖餐,無固定講道者,內容基於聖經,由參與者自行準備。崇拜通常簡單,聚焦於聖經教導、禱告和無伴奏的詩歌演唱。 管理:由長老(Elders)負責屬靈指導,執事(Deacons)負責實...

許多聖經研究證明聖經無誤論有問題,但不少教派仍堅持字面解經

圖片
  【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 儘管許多聖經研究學者提出證據反對聖經無誤論(Biblical Inerrancy,即聖經完全無誤、無矛盾),仍有不少基督教派堅持按聖經字面解經,這一現象涉及神學、歷史、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 以下是主要的解釋: 1.神學信念與聖經權威 核心信仰:對許多保守派基督徒來說,聖經無誤論是信仰的基石。他們認為聖經是上帝啟示的直接話語(參《提摩太後書》3:16:「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若承認聖經有誤,等於質疑上帝的全能與真實性。堅持字面解經確保聖經作為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權威。 教義傳統:一些教派(如福音派、基要派)將聖經無誤論納入教義核心,如1978年的《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他們認為,字面解經能最大程度保留上帝的原意,避免人為詮釋的偏差。 對現代主義的回應:19世紀以來,現代主義與聖經批評學(聖經高等批判 Higher Criticism)挑戰聖經的歷史與科學準確性,促使保守派教會更強調無誤論,作為對抗世俗化與自由派神學的防線。 2.字面解經的簡單性與確定性 清晰的指引:字面解經(Literal Interpretation)提供明確的道德與行為規範,避免詮釋的模糊性。對信徒來說,這種方法在面對複雜的現代倫理問題時,提供了簡單且權威的答案。 社群凝聚力:堅持字面解經的教派通常有強烈的團體認同感,共同的解經立場有助於維繫教會內部的統一與穩定。質疑無誤論可能引發內部分裂,因此教派領袖傾向維持傳統立場。 心理安慰:字面解經為信徒提供確定性與安全感,特別是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聖經被視為不變的真理錨點。 3.對聖經批評學的質疑 方法論分歧:許多堅持無誤論的教派認為,聖經批評學的學者採用過於世俗或懷疑的立場,忽略了聖經的屬靈性質。他們質疑批評學的結論(如文本矛盾或歷史不準確)是基於現代科學或理性偏見,而非信仰立場。 選擇性接受學術成果:這些教派可能接受某些聖經研究的成果(如歷史背景分析),但拒絕否定無誤論的結論,認為這些研究未能充分考慮上帝啟示的超自然性質。 4.歷史與文化背景 宗教改革遺產:宗教改革強調「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使聖經成為信仰的唯一權威。對一些教派來說,字面解經是這一原則的延伸,確保聖經不被人的主觀詮釋削弱。 美國福音派影響:在美國,福音派與基要派(Fundamentalism)在20世紀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