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那些教派會在禮拜、聚會中講「舌語」(glossolalia)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基督宗教哪些教派在禮拜中實踐舌語?五旬節派、靈恩運動、神召會、真耶穌教會……。
***五旬節派、靈恩運動與其在新教與天主教中的展現
在基督宗教中,會在禮拜、聚會中講「舌語」(glossolalia)的教派主要集中於五旬節派(Pentecostalism)與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此外,也有部分獨立教會或原生教派在其敬拜實踐中強調舌語作為聖靈恩賜的明證。這些教派多持**「恩賜持續論」(continuationism)**,認為舌語、預言、治病、趕鬼等神蹟恩賜從使徒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
以下依運動與教派系統整理說明:
一、五旬節派(Pentecostalism)
這是最明確、最廣泛實踐舌語的群體。他們普遍認為:舌語是聖靈充滿的「初次證據」(initial evidence),因此在敬拜、禱告會、屬靈特會中,講舌語極為常見。
常見教派包括:
1.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全球最大的五旬節宗派。舌語被視為領受聖靈的明顯證據。
2.上帝教會(Church of God, Cleveland, TN):歷史悠久的美國五旬節教派。
3.國際四方福音會(Foursquare Gospel Church):由艾美·森普爾·麥克弗森(Aimee Semple McPherson)創立,強調聖靈醫治與舌語敬拜。
一、五旬節派(Pentecostalism)
這是最明確、最廣泛實踐舌語的群體。他們普遍認為:舌語是聖靈充滿的「初次證據」(initial evidence),因此在敬拜、禱告會、屬靈特會中,講舌語極為常見。
常見教派包括:
1.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全球最大的五旬節宗派。舌語被視為領受聖靈的明顯證據。
2.上帝教會(Church of God, Cleveland, TN):歷史悠久的美國五旬節教派。
3.國際四方福音會(Foursquare Gospel Church):由艾美·森普爾·麥克弗森(Aimee Semple McPherson)創立,強調聖靈醫治與舌語敬拜。
4.五旬節神的教會(Pentecostal Church of God)
5.基督裡的繩的教會(Church of God in Christ,COGIC):主要由非裔美國人組成,聚會中常有舌語、倒地、哭泣等靈恩現象。
6.真耶穌教會(True Jesus Church):1917年創立於中國北京,是唯一起源於華人世界的全球性五旬節性教派。明確主張:「舌語是受聖靈的唯一外在證據」,甚至關聯於救恩確據。實踐奉主耶穌之名單一洗禮、守安息日、注重末世預備,神學體系自成一格。禮拜中經常出現集體舌語禱告與敬拜,是其核心靈性操練。
二、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
這場運動起於1960年代,進入許多主流教會內部,強調聖靈的各種恩賜,包括醫治、預言、異夢、舌語等。
出現舌語實踐的主流教派包括:
1.天主教靈恩運動(Charismatic Catholics):起源於1967年美國杜肯大學,後蔓延至全球。
雖在正式彌撒中不常出現舌語,但在小型祈禱團體與靈修聚會中,舌語、醫治、讚美詩歌等靈恩實踐非常活躍。
2.靈恩聖公會徒、長老宗信徒、衛理宗信徒:許多傳統新教教派中出現接受聖靈恩賜的信徒與團體。他們在個人靈修或小組聚會中常實踐舌語禱告與先知話語。
3.靈恩浸信會徒(Charismatic Baptists):儘管浸信會傳統強調理性與經文,有些分支已納入靈恩實踐。
三、新靈恩運動(Third Wave / Neo-Charismatic Movement)
1980年代起,一批不再強調「舌語為受聖靈明證」的新靈恩教會興起。雖未像五旬節派那樣制度化舌語,但在敬拜中仍可見此現象,特別在自由敬拜與禱告中。
代表性團體與教會包括:
1.新使徒改革運動(New Apostolic Reformation, NAR):主張恢復新約時代的「使徒與先知職份」,強調屬靈爭戰、國度神學、超自然事奉。崇拜中常出現舌語、異象、倒地、預言等恩賜。
代表教會如:
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
國際禱告殿(International House of Prayers,IHOP)
2.華人靈恩教會(靈糧堂、城市豐收、基督之家等)
在靈恩運動影響下成立或轉型,常於禱告會中實踐舌語與恩膏服事。強調聖靈更新、醫治、先知話語與敬拜中的自由釋放。
四、不實踐舌語的教派(作為對照)
以下教派多持**「恩賜終止論」(cessationism),認為舌語、預言、治病、趕鬼等神蹟恩賜只在使徒時代有效**,現代已停止:
教派 是否實踐舌語 備註
路德宗 否 傾向接受理性神學,不實踐靈恩恩賜
長老宗 否(少部分例外) 改革宗神學強調神的主權與啟示已完備
改革宗 否 認為聖經已完備,神蹟為過渡現象
浸信會 通常否 多數傳統浸信會不接受現代神蹟恩賜
衛理宗 否(傳統派) 靈恩衛理宗例外
天主教 一般否 靈恩運動例外
聖公會 否 靈恩分支除外-
五、舌語實踐與不實踐的教派的神學觀點差異
恩賜自使徒時代傳到現在仍然存在且有效(恩賜持續論 Continuationism): 五旬節派、靈恩派、真耶穌教會認為聖靈恩賜如舌語、醫治、預言、趕鬼,至今仍然有效。
恩賜已停止(恩賜終止論 Cessationism)改革宗、路德宗、部分浸信會認為神蹟恩賜只限於使徒時代,用以確立聖經啟示。使徒時代一結束,恩賜即終止。
六、敬拜中舌語的常見實踐方式
1.個人靈修禱告中:舌語被視為與神直接溝通,不必翻譯。
2.集體敬拜中(崇拜或禱告會):可見同聲舌語禱告、靈裡唱詩等現象,有時會有「翻方言」者解釋。
3.領受聖靈的證據:在部分教派中(如真耶穌教會、神召會),舌語是「得著聖靈」的必要外在表現。
4.屬靈特會與按手禱告中:舌語常伴隨「倒地」、「哭泣」、「抖動」等聖靈臨到的現象。
結語:舌語的信仰意義與教派差異
在基督宗教內部,「舌語」是否被接受與實踐,往往顯示一個教派對聖靈工作、啟示歷史與救恩論的理解差異。五旬節派與靈恩教會視之為神同在的證據與操練靈性的方式,而傳統教派則多以聖經為唯一權威,不接受恩賜持續論與現代神蹟。
值得注意的是,像真耶穌教會這樣的教派,將舌語納入教義核心,甚至與救恩狀態掛鉤,顯示舌語的神學意涵可能不僅是屬靈經歷,更可能成為教會身分的標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