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世界:信仰與法律的邊界——宗教自由在沙里亞(Sharia,伊斯蘭教法)之下的困境與覺醒

 【丁連財的神學與宗教研究論述】伊斯蘭世界:信仰與法律的邊界——宗教自由在沙里亞(Sharia,伊斯蘭教法)之下的困境與覺醒















宗教自由在現代人權語彙中似乎理所當然,但對許多穆斯林國家而言,它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伊斯蘭並非單純的宗教,而是一套涵蓋信仰、政治、法律與日常倫理的全體制度(din wa dawla,意即「宗教與國政一體」)。因此,「宗教自由」一詞在許多穆斯林心中,不僅涉及個人選擇,更觸及整個社會秩序的合法性。

一、從《古蘭經》到沙里亞:信仰與秩序的糾纏

《古蘭經》明言:「宗教上沒有強迫」(第二章256節),這句經文常被現代伊斯蘭學者用以支持宗教自由的理念。然而,古典法學家在建構沙里亞體系時,卻將這句話理解為「初期宣教階段」的策略語,而非永久原則。穆罕默德時代的麥地那政體結合信仰與政治,改宗與叛教因而被視為「叛離共同體」的行為,而非單純宗教選擇。

根據《聖訓》,先知曾說:「誰改變其宗教,就殺了他」(布哈里聖訓錄第9卷第84章)。這句話成為後世伊斯蘭法學的關鍵依據。從阿拔斯王朝(750–1258)以降,遜尼派四大法學派——哈乃斐、馬立克、沙斐儀、罕百里——雖對程序與寬限期有所差異,但在「叛教應受死刑」的原則上幾乎一致。這使得信仰自由在穆斯林世界長期無法立法化。

二、帝國時期:正統與異端的界線

鄂圖曼突厥帝國是伊斯蘭世界最後的大帝國,其「米利特制度」(millet system)曾被後世視為多元共存的範例。帝國允許希臘正教徒、猶太人等少數群體在自治社群內依本教律法生活,納稅並承認蘇丹權威即可。然而,這種「共存」並非平等,而是層級化的:非穆斯林被視為「受保護民」(dhimmi),需繳「人頭稅」(jizya),不得傳教、建新寺院或婚姻越界。

對穆斯林而言,宗教身份是政治忠誠的象徵。十五世紀後,蘇菲教團與法學派共同維持信仰秩序,凡質疑《古蘭經》、拒守禮拜或主張世俗政權者,皆可能被視為「叛教者」。鄂圖曼帝國晚期雖引入歐洲法律改革(坦志麥特,Tanzimat,改革時期),但真正的宗教自由仍止步於紙上。

三、現代民族國家:殖民與主權的雙重陰影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歐洲列強瓜分穆斯林世界。殖民政權引入西方法律體系與「人權」觀念,但多為統治便利而非理念實踐。當地的宗教菁英往往將宗教自由視為「西化」與「背叛真主」的象徵。

以埃及為例,1882年英國佔領後,法學教育世俗化,卻未能挑戰艾茲哈爾大學的宗教權威。二十世紀中葉,納賽爾的民族主義取代宗教為國家意識形態,但對信仰少數仍多所壓制。科普特基督徒雖為本地古老社群,仍長期遭歧視。

而在沙烏地阿拉伯,情況更為典型。王國以瓦哈比派神學為立國根基,將沙里亞列為唯一法律來源。全體公民皆被視為穆斯林,不得改教。任何宣揚其他宗教、持有《聖經》、或在公共場合進行非伊斯蘭祈禱者,均可能被逮捕。國家宗教警察(Mutawa‘in)長期監督社會道德,直到近年才稍受限。

在伊朗,1979年革命後建立的「伊斯蘭共和國」採什葉派神權體制。憲法雖保障認可宗教(猶太教、基督教、祆教)信徒的禮拜權,但穆斯林改宗仍屬重罪。歷年叛教與「侮辱先知」案件層出不窮,如作家薩爾曼·魯希迪(Salman Rushdie)《撒旦詩篇》引發的追殺令,即是宗教權威對言論自由的極端反應。

四、反思與轉折:從法律到良心的自由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伊斯蘭世界內部出現了宗教自由的新辯論。部分穆斯林思想家,如蘇丹的馬哈茂德·穆罕默德·托哈(Mahmoud Mohamed Taha)與巴基斯坦的法茲魯·拉赫曼(Fazlur Rahman),試圖以歷史語境重新詮釋《古蘭經》,主張早期伊斯蘭社群中的寬容精神應重現於今日。托哈因提倡廢除叛教刑被處決,成為宗教自由的殉道者。

在印尼、突尼西亞、摩洛哥等較開放的國家,公民社會與女性運動推動法制改革。突尼西亞2014年新憲法明文保障「信仰自由與良心自由」,儘管實踐仍受社會壓力制約,卻象徵伊斯蘭世界的某種轉向。

然而,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沙里亞與國際人權法仍存根本張力。許多穆斯林國家在聯合國簽署《世界人權宣言》時,皆附註「在伊斯蘭法框架下適用」,顯示宗教自由尚未被視為普世原則。

五、結語:自由的邊界仍在沙漠中

伊斯蘭世界的宗教自由史不是一條直線的進步軸,而是一場仍在進行的辯證:信仰與理性、啟示與人權、共同體與個人之間的持續拉鋸。

當西方世界經歷數世紀的教權—政權分離,穆斯林社會仍在摸索如何讓「真主的律法」與「人的良心」共存。對許多穆斯林而言,宗教不只是信仰,更是身分、語言、文化與歷史的總和。若強行以西方式自由取代,往往只換來反彈與恐懼。

真正的宗教自由,或許不在否定伊斯蘭,而在伊斯蘭自身的再詮釋之中。那是一條仍漫長、仍艱辛的路——一條從沙里亞的嚴峻法條,走向個人內心自由的道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從洛杉磯焚城大火談神學與宗教

各種中文版聖經比較